绿植租摆

【点读云南】更新+换新→激发新活力

时间: 2024-06-10 22:09:48 |   作者: 绿植租摆

产品详情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以及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五大行动,落实落细24项有力、有效措施,加快全省重点行业设施更新升级,培塑产业新优势新动能,推动产业体系优化调整,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节能、环保、智能的高质量产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实施方案》还明确,云南将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学技术创新支撑;将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出台项目化的专项行动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形成“1+N”政策体系;将精准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建立分年度推进的项目库,并滚动调整实施。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从优化产业体系、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等9方面提出34条具体措施,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今年,云南省商务厅将开展电商市场主体载体培育扶持工作,从支持电商主体、电商载体、电商分拣集散中心项目等7个方面加大助企惠企力度,更好支持和服务电商企业未来的发展,进一步做大电商交易规模、做强市场主体、做优云品结构,实现全省电子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印发《云南省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选取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作为集体经济补助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试点,开展先行先试,试点村(社区)、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对当年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给予一定数额的缴费补助。根据前期摸底排查和自主申报,确定41个地区可纳入全省先行先试地区。

  今年一季度,云南省12315共受理投诉56482件,举报17398件,咨询70083件,为广大购买的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一季度全省投诉量同比增加31.16%,举报量同比增加55.90%,咨询量同比增加16.18%。全省ODR企业新增43家,共处理投诉2292件。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依托林间“立体空间”优势,全力发展石斛林下种植助农增收,初步形成了集种苗培育、石斛种植、精深加工、盆景花卉、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石斛全产业链格局,最大限度让群众聚在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

  龙山镇尹兆场社区共有斛农600多户,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人均耕地仅有0.53亩。自2022年以来,尹兆场社区党总支引导群众,将石斛苗绑在桤木树和桦桃树上,让其依附而生,同时在树下种植黄精等中药材,让二者密切相依,共生共荣,既充分的利用了林下空间资源,又促进林木生长,起到了“以林养斛,以斛促林”的生态效应,实现“树上提质增收,树下丰产致富”。

  截至目前,龙陵县有石斛品种42个,野生石斛原生境生长区19.7万亩、人工种植培养面积4.25万亩。2023年,全县实现石斛鲜条产量1.2万吨,实现石斛全产业链产值65亿元,共有10个乡(镇)88个村(社区)1.6万户6.5万人从事石斛种植产业,占全县总人口的21.25%。

  近日,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昆明市2024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今年将优化供应计划、快速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约2600亩,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并开工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5000套、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性住房9000套。

  近日,国内最长螺旋隧道——西昭高速公路老营盘1号隧道贯通。至此,老营盘隧道群的3座隧道均已贯通。西昭高速公路连接云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西昌市,线公里,其中利用沿江高速共线公里,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近日,勐腊县无忧零工市场正式投用,这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家公益化、标准化、规范化零工市场。市场总建设面积220平方米,配套完善了候工休息室、技能培训室、劳动维权室,增设了技能培训、创业服务、权益维护、政策咨询、招聘服务、求职服务、信息发布等7项人力资源服务功能,为劳动者和用工主体搭建就业供需平台。

  近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一批重300公斤的鲜人工种植羊肚菌,经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顺利销往法国,这是迪庆州羊肚菌实现首次出口,也是当地人工种植食用菌首次走出国门。据香格里拉海关统计,2024年一季度,迪庆州菌类产品出口323.2万元,同比增长48.1%。

上一篇:【488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立异研究院奥运园区物业及公寓服务收购项目招标公告

下一篇:内蒙古为城市建设者搭建“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