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07 16:30:40 | 作者: 新闻资讯
青秀山风景区党工委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和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担当,发挥青秀山风景区5A级景区的带头作用,厚植生态优势,盘活文旅资源,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做活绿色经济,推动南宁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迅速增加,形成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走出一条具有青秀山风景区、南宁园博园特色的文化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国内名山热度TOP10”“2024年春节国内知名景区热度TOP10”里,青秀山风景区均榜上有名。今年1—11月,景区入园游客850万人次,同比增长30.22%。其中,11月25日,年度入园游客量首次突破800万人次大关;2月10日,入园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创开园以来单日游客量新高;有13天单日入园游客量在10万人次以上,创景区历史之最。今年1—11月,南宁园博园入园游客73.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青秀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极具活力的旅游度假区。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空间的需求,景区完成了《青秀山风景区文体旅商策划》编制,大力推进青秀山南片区建设,岩石花园、南片区休闲音乐草坪计划于明年春节开放;开展南片区南门的前期工作,同时推进樱花园景观提升工程、梅园至黄花风铃谷主干道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把青秀山南片区与周边的方特东盟神画、康乐小镇、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孔庙等景点串珠成链。 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配合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南宁国家植物园已列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青秀山风景区作为配合单位,主要承担特色植物收集保存、科普宣教和园林园艺展示工作。今年以来,景区已开展广西青梅迁地保育、香型石斛优良品种选育等5个项目研究,推进苏铁、兜兰、朱顶红等多个广西珍稀濒危及特色植物的科研课题,引种植物1826种21830株;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科普拓展研学活动317场,参与人数12.2万人次。11月21日,全球苏铁保护联盟中国区启动会议在青秀山风景区召开,助力珍稀濒危苏铁类植物及其ECO的保护研究,促进全球苏铁类植物保护工作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构建景城人融合展示空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青秀山风景区坚持“生态造园”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景区生态景观空间与自然相接,与山水、林木、花草串点成线。目前,景区内有植物品种9000多个,拥有迁地保护和园林造景完美结合的苏铁园、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专类园兰园、独具热带雨林特色的雨林大观、传承千年中华竹文化的竹园等17个知名植物专类园,以及龙象塔、中国—东盟友谊园、中泰友谊园等多个景点。 一朵鲜花“开出”一条产业链,绿水青山有“颜”也有“值”。青秀山风景区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全力发展“赏花经济”,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匹配精准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打造“青秀山四季花海”品牌,在兰园、叶子花园、竹园、樱花园、黄花风铃谷等植物专类园,以科技种花、美学塑造风景等创新措施打造花海美景,以“赏花+文创”“赏花+研学”“赏花+露营”等形式延长“赏花经济”链条,让景区成为游客赏花打卡好去处。2024年,景区春季赏花期游客量达224.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2.85%。 创新消费场景,让“夜游经济”成为城市消费新增长极。青秀山风景区积极盘活文旅资源,探索文旅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通过盘活资源加强开发管理,充分的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北片区兰园、荫生植物园、桂花园打造成“南宁夜花园”,有效拉动文旅新消费,在游客中形成了“来南宁必看‘南宁夜花园’”的口碑效应,有效推动南宁市“过境旅客”向“过夜旅客”、“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化。 突破产品供给,让“烟花盛宴”激活城市消费业态新动能。南宁园博园创新旅游服务产品供给,提供一流的旅游配套设施及沉浸式的体验服务和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实现景区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如在国庆期间推出烟花秀活动,形成“白天游四季花海、晚上赏绚烂烟花”旅游新模式;引入更多互动性和参与性元素,举办非遗风筝节、动漫游园会、音乐会、多巴胺互动巡游、科普体验和市集等特色活动,满足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 立足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青秀山风景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丰富的节庆活动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扎实推动景区发展。今年以来,结合春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广西三月三等节庆,举办“壮美广西·灯耀邕城”新春灯会、书画展等活动,打造“南宁夜花园”大型夜游项目,做好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此外,在南宁园博园开展“多彩三月三 民俗乐园博”等文旅活动,举办中秋节、国庆节烟花秀等。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青秀山风景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今年1—11月,青秀山中国人精神谱系主题园和竹园廉洁文化园接待各单位开展红色教育、廉洁教育759批次32017人次,取得良好效果;在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大思政课程教育共接待754批次31822人次,将红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 传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旅游发展中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广西重要的文化地标,青秀山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青秀山风景区充分的利用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在常态化讲解宣传、重大活动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联的内容,通过民族表演、非遗展示、民俗竞技等活动增进各族群众情感交流、展示广西各民族文化;利用好现有的景观景点,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展示各民族文艺节目,通过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互动,激活人文经济效应。 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秀山风景区和南宁园博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秉承生态优先原则,深度挖掘景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一直在优化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开发高品质主题旅游和休闲度假项目,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提供有力支撑。